这是一个网上文化杂志



哈力买买提和他的“馕工厂”

作家: 张庆华 - 发表于: 2018å¹´05月29æ—¥ | ENG (English)

哈力买买提和他的“馕工厂”

在中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苏布台乡创业就业孵化园内,一幢新建的楼房内却热气腾腾,不时飘出阵阵馕香味。一楼的生产车间里,15个大馕坑一字排开,场面十分壮观,这就是苏布台乡贝纳木馕加工专业合作社的“馕工厂”。

一直忙着与客户洽谈业务的哈力买买提·åŠªå°”江是这个合作社的理事长,几年来,正是他带着28户贫困户经营着这个“馕工厂”,让大家走上脱贫致富路。

50岁的哈力买买提是苏布台乡尤喀克买里村村民,曾开了6年馕店。4年前,他用当地旱田小麦粉加上土鸡蛋和牛奶研发制作的“旱田馕”口味独特,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,南来北往的游客都会在他这买几个馕带给亲朋好友品尝。

从刚开始每天打二三百个馕,到后来一天3000多个馕销售一空,这让哈力买买提看到了商机。于是,他牵头成立了合作社,并注册了“贝纳木”商标,并先后开发了蜂蜜馕、巴旦木馕、油馕等8个品种的产品。

A worker in Halimuhamet's Nang Bread Factory packaging the Nang

随着“贝纳木”馕的名气越来越大,每天的销量也是不断增加,除了本地外,产品还销往乌鲁木齐、克拉玛依以及深圳等地。“多时一天可卖8000个馕,少了也可以卖3000多个。”哈力买买提说,苏布台产的旱田小麦粉做面食有劲道、香甜,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。

最让哈力买买提自豪的是,他烤制的一只“金鸡馕”卖出了5.8万元的高价,他也因此成了各大媒体关注的“名人”。

哈力买买提说,为了提高贝纳木馕的知名度,他一直在琢磨新花样,一个偶然的机会,一位汉族朋友给他出了一个主意:“鸡年能不能烤制个公鸡馕”。受此启发,哈力买买提和开农家乐的弟弟开始设计,并经过反复实验,最终用了12天时间,烤制出来一只“金鸡馕”。有了这种创意,他又先后烤制出“天马馕”“葫芦馕”等艺术馕。

2017å¹´5月,在第七届乌鲁木齐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上,哈力买买提的艺术馕受到关注。“每天都有上千人来这里拍照。”提起他的艺术馕,哈力买买提十分兴奋。最让哈力买买提出乎意料的是,一位来新疆的内地女士以5.8万元的价格买下“金鸡馕”。

“我自己也没想到一个艺术馕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。”哈力买买提说。之后,乌鲁木齐市一家很有名的公司也打来电话,希望能与哈力买买提合作。

回乡后,哈力买买提烤制了第二个“金鸡馕”,与“天马馕”“葫芦馕”一起摆放在展厅内,供顾客和游人观赏。

“这个‘天马馕’也有人出5万元的价格,但我没卖。”哈力买买提说,能烤制出来艺术馕不容易,他想摆放在那儿让更多的人欣赏。

在生产车间里,31岁的艾山江·æµ·è‚‰æ‹‰æœ¨æ­£èº«ç©¿ç™½å¤§è¤‚,站在一个大馕坑旁,把一个个刚做好的生馕饼快速地贴到馕坑壁上,他动作娴熟、麻利,不一会儿就把馕坑贴满了,又过了一会儿,外焦里嫩、冒着热气、散发着香味的馕被他一个个从炉内钩出。艾山江打了15年的馕,自从加入“贝纳木”馕加工专业合作社后,3年来,收入不断提高。

哈力买买提的“馕工厂”里,一共有37名员工,其中7名男工负责打馕,30名女工负责揉面制馕饼、包装等工作。

哈力买买提说,“馕工厂”吸收的都是尤喀克买里村的贫困户。现在“馕工厂”每天最多的时候可以外销8000个馕,最少也能销出去3000个馕。按每个馕3元钱计算,每天“馕工厂”的营业额就是9000元至2.4万元。

去年底,合作社搬进了新楼房,政府免费提供场地,还给了不少政策支持。目前,合作社开设了年产2000吨小麦粉的加工厂,扩大馕专业合作社,建设“馕街”,争取让更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。

“我们正在申请QS认证,有了QS认证后,我们还将扩大销售渠道,通过网上销售,把我们的产品销到中国各地,打响苏布台旱田馕的品牌,让更多的村民致富。”哈力买买提对旱田馕的销售前景十分乐观。